南京圣元恒业仓储设备有限公司
首页 | 联系方式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手机站

产品目录

联系方式

联系人:业务部
电话:025-5507087
邮箱:service@hckl168.com
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正文

中国“电子标签”破茧而出 赢得国际话语权

编辑:南京圣元恒业仓储设备有限公司  字号:
摘要:中国“电子标签”破茧而出 赢得国际话语权
在国际物流、物联网领域,中国人一直是游戏参与者,从未做过规则制定者。这样的历史如今被终结——由包起帆领衔制定的《ISO18186:货物集装箱—RFID货运标签系统》日前正式成为国际标准,世界终于开始倾听“中国声音”。

然而,鲜为人知的是,两年前中方代表向国际标准化组织第一次提交提案时,曾遭到无情拒绝。从最初碰壁到成为国际标准,中国“电子标签”是如何破茧而出,勇夺话语权的呢?

“创新要有眼光,更要有勇气”

上世纪九十年代末,包起帆还是上海港龙吴码头的负责人。每天看着熟悉的码头,有块“心病”让他寝食难安:“当时的龙吴港主要经营内贸集装箱运输,相对于进出口货物,安全保障的条件有限,码头上的箱子经常被人偷窃,让我们苦不堪言。”

在超市,老包看到营业员刷货品条形码,一个灵感就此产生:能不能将电子标签技术运用到集装箱运输领域,集装箱有一个“电子眼”,就不怕坏人惦记了。然而,当包起帆将这个想法告诉周边同事时,很多人不理解:“集装箱又高又大,怎么贴条形码?这事恐怕做不成。”十年后的今天,电子标签技术被证明是成熟的。经过不断的研发和革新,如今的集装箱电子标签从外表看就像一个小方盒子,装箱时用移动式读写设备往盒子里写入集装箱信息、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。集装箱在经过港区道口、码头桥吊时,信息被自动读取并显示在专用网站上,货主、船公司、港口方、政府监管部门都可以上网查询。如果集装箱在运输中途被非法打开,网页还会立刻报警。借助全球网络环境,集装箱物流的实时在线监控终于实现了。

“回头再看当年的争论,我觉得自主创新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,站高一步,看到5年、10年后的发展,才不会被眼皮子底下的目标牵着走。而创新的勇气,则更为重要。”包起帆坦言,自己当年也有过动摇,就像5年前,他提出要将中国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申报国际标准时,有人表示怀疑。“他们说我连英语也不会说,怎么能领导外国专家制定标准呢?一开始我也想打退堂鼓,可又不甘心。我们已经研发出了最好的技术,为什么不能将自主创新成果转化成国际话语权?创新转型的机会稍纵即逝,容不得瞻前顾后,认准了就要上!”

事实证明,国际标准不是高不可攀。

“失败是创新者最好的磨刀石”

一流的企业做标准,二流的企业做品牌,三流的企业做产品。只有掌握了标准制定,才等于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。

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非常严密的机构,制定一项国际标准又有相当复杂的程序和要求。更为重要的是,每一个国际标准制定委员会中都有一大批该领域的资深专家,代表着各自的利益,在讨论时各方力量相互制衡。这对从未在交通运输领域制定过国际标准的中国来说,如同重重关口。

2008年6月,由上海港起草的提案,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后代表中国提交至国际标准化组织。按照规定,制定国际标准需要有国际标准制定委员会的一半成员国同意,并有5个以上国家愿意共同参与标准制定。

到当年9月投票结果揭晓时,一半以上的国家同意中国提案,但只有2个国家愿意共同参与,第一次提案失败了。

包起帆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外国专家当时倨傲的神情。“会议快结束了,才让我们上台介绍提案,结果很多专家根本就没有认真听。他们心里肯定把我们当作‘菜鸟’,认为我们来旁听他们的发言就足够了。”包起帆的团队没有死心,他们决定要用事实说服老外。

2008年12月,包起帆将委员会的全部专家请到上海,一连几天带着他们到外高桥码头考察,亲身感受电子标签的实际运用情况。这一招果真有效。望着一只只上了“保险”的集装箱,很多外国专家开始认真考虑中国的提案。

2009年2月,经过补充和修订,中国又提交了新的提案。这一次,国际标准化组织重新开启了“投票窗口”,要求全体成员对中国的新提案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投票。当年5月10日,投票结果公布,包括中国、法国、德国、俄罗斯、英国、丹麦等在内的14个国家同意该提案,其中法国、德国、美国等8个国家还表示愿意与中国一起参与标准的制定。5月27日—29日,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17次工作组会议上,中国提出的国际标准提案获得通过,会议同时任命包起帆负责该标准的起草工作。

一扇大门终于向中国的创新者打开。“我从事了30年的发明工作,有一条经验感触很深,那就是越难的工作,收获的果实才越甜美。创新本来就是对过去的否定和突破,遇到困难和挫折很正常,失败是创新者最好的磨刀石。”包起帆说。

“创新要讲策略方法”

自主创新要想获得成功,一味地蛮干也不行,还要有策略、讲方法。

“记得第一次向委员会提交我们的草案,被外国专家批得体无完肤,几乎每句话老外都有意见,都要求修改。”全程参与电子标签研发的江霞回忆草案起草阶段时说。

事实上,这只是力量博弈的一个缩影。

有些老外想用“拖”字诀,延缓中国人拿出国际标准的步伐。怎么办?以严谨对严谨,以认真对认真,用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,这是包起帆想出的办法。自第一次会议后,包起帆每次开会都严格按照会议议程,要求所有专家在会上当场确定国际标准的修改意见,否则会议拖得再长也不结束。一开始,老外还很有兴趣与中方纠缠,提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,一直说到口干舌燥,却发现中方代表依然很有耐心地进行探讨,而且一副不达成一致决不罢休的架势。久而久之,有些外国专家坚持不住了,更多的专家则被中方的诚意所打动,草案起草工作终于步入了快车道。

“制定标准既是交锋,也是交融的过程,而后者才是我们的目的。”包起帆说,为了争取大部分外国专家的支持,在标准制定过程中有些细枝末节的地方,他都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”,“比如标准的标识、英语表述等,都采纳了外国专家的意见,而对于核心内容,尤其是涉及中国利益的部分则寸步不让。最终,整部国际标准完整保留了中国人发明的关键技术,成为名副其实的‘中国智造’。”

传统的国际标准制定过程十分漫长,一个国际标准从新提案提出到标准发布,一般需要3年至6年。这一次,中国电子标签仅用了3个月就成为国际规范,一年后就成为正式的国际标准。看到这一结果,美国Transcore公司副总裁夏耐柯先生惊叹道:这样的速度在国际标准化组织程序中几乎不可能,中国专家的智慧太了不起了!
上一条:高清视频监控的应用普及应要循序渐进 下一条:道路监控摄像头如何调整后焦距